科室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文化 > 正文

杏林不老松 ——欧阳国之采访手记

发布日期:2016-08-05    作者:     来源:     点击:

4月29日上午,在心内科CCU学习室里,一位耄耋老人正在给心内科的全体年轻医生们授课,他缓缓讲述着心内科是如何从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讲述老一辈的医生如何在零的基础上磨练介入技术。他动容地说:“我们那个时候一无所有,没有设备,没有场地,有的是开展介入技术的决心和勇气,现在,你们有设备,有条件,要懂得珍惜和感谢。”

这位老人名叫欧阳国之,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讲台上的他穿着一身白大褂,戴着一顶白帽子,脖子上挂着一副听诊器,一如我记忆中的模样。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见到欧阳国之老医生。记得06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在原来的心内二科,曾经见到过这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他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帽子,脖子上挂着听诊器,正在医生办公室与病人交谈。我当时觉得非常的惊讶,这么老的医生还在上班吗?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的名字,82岁高龄仍然活跃在工作岗位上。

接到采访任务时,我非常忐忑,90岁的老人了,能顺利沟通吗?直到坐到他面前,这位老人的目光平和而深邃,我所有忐忑全都不翼而飞,他的话语朴实而风趣,使我们的交谈十分愉快。

学霸,考试中的“战斗机”

谈起欧阳国之的求学经历,可以总结出两多,一是读过的学堂多,二是参加的考试多。

和那个动乱的年代一样,欧阳国之随着时局动荡而辗转求学,江西、长沙、邵阳、岳阳……上过小学,读过私塾。免费读完了的高中和大学。无论是学习生涯的哪个阶段,欧阳国之都可以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初中毕业之后,欧阳国之的父亲就宣布不再负担他的读书费用,让他去当个学徒,以减轻家中的负担。但是求学若渴的他哪里甘心做个小买卖人。但是父亲不出学费,要继续读书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考上不要钱的学校。

当时的湖南国立第十一中学是免收学费的,主要招收湖北及湘北撤退学生,其中又以湘潭、邵阳、沅陵居多,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欧阳国之所在的班级只有他一人考取。

“其实我当时并不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但是我有两点优势,”提起这次考试,欧阳老先生的眼里满是小得意,“一个是初中英语老师要我们背诵30多篇英语短篇作文,说将来可能有用,我老老实实全部背下来了,结果考试时正好考到;另外一点就是考试试题别出心裁,将几何、代数融合在一个题目中,由于我平时爱好数学,又肯动脑,把题目做出来了,所以凭着这两点,我考了第一名,顺利考入高中。”

进入高中不久,日军侵占湖南。他们从邵阳竹篙塘一路翻过雪峰山,撤退到溆浦农场,几千人蜗居在农场里,没有课桌椅,就把被子叠起来放书,没有吃食,就每周参加农场劳作,自给自足。如此三年,直到高中毕业。之后,国共内战,欧阳国之做过会计,出纳,干过采购,也当过教书先生,甚至还考取了国民党税务局当过“公务员”。

1951年,新中国迎来了解放后的第一次全国统考。这一消息点燃了欧阳国之上大学的热情。考试前2个月,已经丢开书本5年的他辞职回家重拾功课,为了找回考试的感觉,他先后参加了湖南省人事厅和中国人民银行公职人员的招考,全部考取,自觉做好考试准备的他参加了全国统考,被武汉大学水利系录取。在湘雅医院做入学体检时发现湘雅医学院因报考人数不够,进行补招,他又去参加考试,以第四名的成绩不仅被学校录取,还能享受湖南省教育厅的免费政策。

在成为工程师的理想与面对贫病交加患者的深切同情之间,让他最终选择了从医,从此,就是一辈子。

目标,退休前要把内科分出去

1956年,欧阳国之以优异的成绩从湘雅医学院毕业,分配到长沙卫校任教,同时兼任省传染病医院、省人民医院医师。1958年调入湘潭卫校任教,兼湘潭人民医院医师。白天,他在医院查完房后马上去卫校上课,然后又马不停蹄赶回医院看病、写病历,晚上还要值夜班。临床一线的工作让他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业务水平日渐扎实。

在欧阳国之半个多世纪的从医生涯中,视医疗事业为生命,热心为病人服务,处处以病人利益为重。1965年升任副主任医师之后,由于他医技高超,又是高级专家,当时湘潭地区的很多领导干部都指名要他担任保健医生,因此他不得不常年在外奔波。虽然比临床工作要轻松很多,但是他认为,只有工作在临床一线,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一次,一个军分区领导指名要他体检,他直言拒绝,“体检体检,随便哪个医生都可以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做呢?我要是丢了业务,怎么去给老百姓看病呢?”

下放浏阳农村的五年中,他看到农村患者缺医少药、贫病交加的情形,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在医疗卫生事业的道路中,在他手中被挽救的疑难危重病人不计其数,深受群众欢迎,甚至有的患者因病情危重救治无效后,其家属仍然跪在欧阳国之面前感激不尽的情形。

1967年,他接手主持大内科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专科发展上,他的眼光是超前的。他敏锐地看到,随着医学专业分支越来越细,科室细分、专科专治已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在退休之前把能分出的内科全部分出去。

60年代的湘潭市地区人民医院的内科只有2个病房,内科和儿科一个病室,传染科一个病室。为了他的目标,他狠抓大内科专科建设,大力培养人才。

专科建设离不开人才建设。在人才培养上,他有惜才之心,有容才之勇,有举才之行。“送人出去进修,我是有要求的,我对进修医院的主任说,‘我把人交给你,你帮我把他们培养出来,他们一回来就要能开展新技术’,我要求所有出去进修的人回来之后,必须要能开展新技术,需要什么硬件环境,我都为他们争取。”在他的亲自推荐和联系下,内科先后有十多位医师到全国各地进修学习,如心内科主任黄河,就是刚进医院几个月,就被他派出去进修学习介入技术。

这些年轻医生们学成归来之后,让专科建设蓬勃发展。儿科、肾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专科相继成立,各项新技术陆续开展。并且,他着力增添专科设备,为传染科、血液科建实验室,心血管科展开心脏B超、心电监护、心电生理监测、心脏除颤起搏,肾内科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消化内科胃镜、肠镜,呼吸内科肺功能、支纤镜检等做了大量工作。

各专业水平迅速提高,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的治疗在省内同级医院中居较先进水平;血液病的治疗达省内较先进水平,其影响扩至两广、两湖等七个省市。1992年“二甲”达标全面验收合格。个人在创“二甲”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

除内科医疗把关外,还经常参与他科及院外复合病危救治,使不少疑难危重病人重获生命,为医院赢得美誉。群众以“医技精良、医德风范”概括评价。他被多次评为先进,1985、1986、1988、三年立功。

无悔,作为医生很自豪

2014年5月2日,在青年节的前夕,欧阳国之迎来了他的90岁寿

辰,家人及心内科医务人员为他在饭店举行了一个小型而热闹的生日宴会,很多白发苍苍的老领导、老同事

以及被他挽救过生命的老病人都来参加了这个温馨的寿宴。

欧阳国之说:“我觉得当医生非常的自豪,解决了病人不少的痛苦,挽救了不少的生命,有很多当初救治过的病人,如今都已经成为爷爷、奶奶了,我很高兴,这证明我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做过一些事情,如今大家都还记得我,认得我,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我问了一个问题,“欧阳主任,在您的心中,对于好医生的标准是什么?”他沉默了一会,淡淡地说:“全心全意为病人解决痛苦,这就是好医生。但我做得还是不够。”

欧阳国之应该算得上是中心医院建院历史上在岗时间最久的医生了。1994年,已经70岁的他退休之后,当时内科人才梯队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于是他被医院返聘,一待又是16个年头,直到88岁才彻底离开工作岗位。

他的学生黄河主任曾说,欧阳国之老师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地付出,不顾个人的索取,他是平凡而朴实的,但是在平凡朴实中又蕴涵着伟大而高尚的道德情操。我想,这再确切不过了。

文/沈灼非